獼猴桃是少見的營養豐富而全面的水果,人們形象地稱之為「水果之王」,同時獨受青睞的它又有藤桃、狐貍桃、猴仔桃的花名。
獨特沙爽的味道讓獼猴桃風靡一時,男女老少都成為獼猴桃的忠實粉絲。但今非昔比,如今的「水果之王」已然變成了人人敬而遠之的「惡果」。為何獼猴桃會在短短的時間內跌落神壇,今天的科普將告訴你答案。
獼猴桃不僅是土生土長的「中國果」,還具有很久遠的歷史,更是被人稱之為「狐貍桃」。從先秦起,就有關于獼猴桃的記載。從《詩經》到《爾雅》再到《本草綱目》,都可窺見獼猴桃的身影以及價值。
「獼猴桃」這個名字,還是《本草綱目》的作者李時珍親自命名。這三個字生動演繹了它獼猴般的外表以及水蜜桃般的鮮甜。
小小的獼猴桃呈長圓形,是個典型的「表里不一」的家伙。獼猴桃外表長著深褐色的帶毛果皮,里面則是敦厚的綠色果肉,內核蘊含多排黑色種子。
未成熟的獼猴桃,果皮與果肉難以剝離,吃起來還有一股生澀的滋味。而成熟的獼猴桃則能讓人老遠地聞到清爽的香味,果皮和果肉剝離起來更是輕便。
獼猴桃喜歡氣溫低、草叢豐厚、土壤肥力強的地方,因此它們主要集中在我國的湖南、湖北、安徽等地。在生殖上,它們是雌雄異株,發育較快,果熟期集中在8月至10月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