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平天國編制官員都6萬多,那麼其中有多少丞相、將軍?
建都天京前,太平天國在王爵以下已經逐步形成了丞相、檢點、指揮、將軍、總制、監軍、軍帥、師帥、旅帥、卒長和兩司馬等職官級別。定都天京后,又在王爵之下丞相之上增設了「侯」
一級封爵。
丞相以上是封爵,以王為最尊,其次是侯。
丞相以下是官職,有正職、職同、恩賞的分別。
凡雜職官及各典官,其職位同某官,稱為職同。恩賞是虛銜。
自永安封王到定都天京時,原封諸王僅剩東、北、翼三王。
1854年(甲寅四年)晉封項天侯秦日綱為燕王,封護天侯胡以晃為豫王。
天國前期所封僅此七王。東王稱九千歲,西王八千歲,南王七千歲,北王六千歲,翼王五千歲,燕王豫王均稱千歲。
楊秀清系銜為禾乃師贖病主左輔正軍師東王,蕭朝貴系銜右弼又正軍師西王,馮云山系銜前導副軍師南王,韋昌輝系銜后護又副軍師北王,石達開系銜左軍主將翼王。
對外行文都冠以「真天命太平天國」七字。后又加楊秀清「勸慰師圣神風」銜,冠于禾乃師贖病主之上。加西王圣神雨,南王云師,北王雷師,翼王電師,燕王霜師,豫王露師。
對外告示署銜、如韋昌輝「真天命太平天國雷師后護又副軍師北王韋」。
封侯始于1853年秋,該年先后封秦日綱為頂天侯,封北伐大將天官副丞相林鳳祥為靖胡侯,地官正丞相李開芳為定胡侯,春官副丞相吉文元為平胡侯,秋官正丞相朱錫錕為剿胡侯、追封秋官副丞相黃益蕓為滅胡侯。
1854年初,封胡以晃為護天侯,陳承瑢為佐天侯,黃玉昆為衛天侯,盧賢拔為鎮國侯,李俊良為補天侯。
兩年封侯共有11人。秦日綱、胡以晃封王后,侯爵以陳承瑢位次居首。
侯爵均系銜真忠報國及世襲。如陳承瑢告示署銜為「真天命太平天國真忠報國佐天侯加壹等世襲陳」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