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事家的大寶,今年上幼兒園中班了。按說他早已經過了分離焦慮期,但是孩子最近一直嚷嚷著不想去上學。
早上起床的時候磨磨蹭蹭,送到班級門口還要哭一場;晚上接他回家也是悶悶不樂、提不起興趣。
同事以為他是過了一個暑假,不習慣學校氛圍,誰知一了解才知道,原來孩子在學校被一群小孩搞孤立,嘲笑他是「小四眼」,不和他玩。
孩子把他心愛的卡片給他們,他們也不要,大寶很沮喪,覺得上學真沒意思。
同事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,他鄭重的告訴孩子:他們不和你玩,不是你的問題,你沒必要討好他們。下次再遇到這樣的事,一定及時告訴爸爸媽媽。ADVERTISEMENT
孩子慢慢長大,會接觸越來越多的朋友。尤其進入幼兒園后,接觸的同齡小朋友居多,開始有了自己的小社交圈。
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魯道夫·謝弗曾經說過:「同伴友誼對孩子的影響力很大,有些時候甚至會超出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。」
孩子遇到一個好的朋友、伙伴,會感到輕松自在、很快樂,也很有歸屬感。
如果不幸遇到了假朋友、毒友誼,看起來表面上和孩子在一起玩,實際上在背地里「拉幫結派」、搞些小動作,貶低、排擠某個孩子。
假朋友對孩子進行情感和心理攻擊,也就是俗稱的pua,不要小瞧孩子,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有些小朋友的言語欺凌和行為,比大人想象的都可怕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